今天我们来聊一聊,T-64主战坦克(英文:T-64MainBattleTank),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研发的第一型第三代主战坦克。

T-64主战坦克虽然不如T-72主战坦克那样被多个国家装备和发展,但却是前苏联(包括解体后分离出来的俄罗斯、乌克兰)日后的现代化坦克(如T-80主战坦克、T-84主战坦克)的基础。

乌克兰作为前苏联军事装备的主要继承者之一,改进了T-64主战坦克(即T-64BV1型坦克),其性能与T-90主战坦克相当,凭借其性价比极有可能成为T-90主战坦克在国际军火市场的有力竞争者。T-64主战坦克仅在前苏联及解体后的多个独联体国家中服役,并只装备一些前线军区部队。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几个主要坦克设计局着手研制战后第二代坦克。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扩充军火库和苏联已经拥有了足够数量的大威力超小型核武器,并且在未来战争中有可能广泛使用核武器的背景下,启动研制第二代坦克。在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坦克是陆军武器在战场上能够生存的最重要的装备之一。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军队都装备新性能的武器——反坦克导弹来对抗坦克。当时,苏军装备坦克是T-54/55坦克。T-54/55坦克吸收了苏联和世界各国制造坦克经验,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造坦克的经验。由于新式反坦克武器的在战场上大量使用,苏联的T-54/55坦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战场要求。

根据战场环境的变化,苏军需要装备在使用核武器和反坦克导弹的战场上能“生存”,以及能与敌方坦克和其它兵器作战的坦克。苏军需要的这种坦克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位于哈尔科夫的前苏联莫洛佐夫设计局设计的。该设计局当时称为哈尔科夫设计局,20世纪80年代初为表彰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莫洛佐夫,将其命名为莫洛佐夫设计局(现属乌克兰,改名为马雷舍夫设计局)。

俄罗斯称莫洛佐夫总设计师领导研制的T-64主战坦克为第四代坦克的鼻祖。T-64坦克的诞生在当时的轰动效应可与传奇的T-34坦克的诞生相提并论。T-64坦克采用结构和技术方案不但在苏联坦克制造史上是新的,在世界坦克制造史上也可以说是独创。

T-64坦克的总体布置、自动装弹机、传动装置、车体、炮塔仍然用在T-80坦克和T-84坦克、T-72坦克及其改进型上。隐藏在T-64坦克上的诸多神秘技术移植到了后来苏联研制的坦克上,如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处于“冠军地位”T-72坦克,以及后来生产的T-80坦克上。

当装备120毫米炮的英国酋长坦克于1960年代入役时,苏军发现他们面临着火炮危机。T-64主战坦克由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的莫洛佐夫设计局研制,是苏联标准的首款第三代主战坦克(按此标准,T-80、M1、挑战者2和豹2是第四代)。莫洛佐夫设计局的首席设计师亚历山大·莫洛佐夫是经典的主战坦克T-54主战坦克的设计师。

前苏联视这款坦克为镇国之宝,故此这款坦克的消息被严密封锁。直到1970年3月,西方情报人员方从当时在白俄罗斯之军事演习的照片中发现这款神秘坦克,并以年份编号为“M1970”。参考T-72坦克的谍照以后,情报人员以为这款“M-1970”就是T-72的早期型号,并把一些T-64的升级型、T-72的原型称作为“T-67”、“T-70”。一直到了1976年T-64进入苏联驻东德部队服役时,北约才发现了对M1970之误读。然而,苏联对T-72的大肆宣传让北约对T-64一无所知。到了1978年,苏联军官维克多·苏沃洛夫叛逃英国后,北约才概况了解T-64。直到苏联解体,T-64系列才走出谜团。

不像经典的T-54/55坦克,T-64只被苏联军方采用,不曾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直到1985年T-72B坦克出现为止,T-64在大部分性能上都优于苏联当时的其他坦克;西方阵营也是到了1979年德国豹2型坦克及美国M60A3问世后才有能与1976年服役的T-64B匹敌的坦克(例如同样配备横风传感器,模拟式弹道计算器,激光测距仪等)。T-64在苏联驻外部队中服役过:1976年T-64A在东德的苏联驻东德部队里部署,后来又在匈牙利南方部队里装备。1981年起这两支部队又先后装备了T-64B坦克。除了驻守国内外的部队,一些国内常规部队也有装备T-64,比如敖德萨军区的第14军。

苏联解体后,一些独联体国家装备还有装备T-64。由于T-64的研发部门及主力生产厂都在乌克兰,因此乌克兰军方一直改良T-64系列坦克,并研发出不少衍生车型。当下仍有约2000辆T-64系列坦克在乌克兰服役,而俄罗斯陆军则约有4000辆。然而,受《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制约,不少俄罗斯的T-64系列坦克已被割成废铁。

T-64系列首次正式量产是在1967年,比T-72稍早。实际上,这坦克系列早在1963年已经进行预生产,并在1967年开始正式服役。莫洛佐夫设计局在T-64上花费了不少心血,目的是让这款新坦克能取代老旧的IS-3和T-10两款重型坦克在独立坦克营的地位。同期设计生产的T-72则计划接下其上一代的T-55和T-62的班,列装各个苏联装甲部队,并出口到包括华约国家在内的国家及地区。

由于价格较高,而且结构复杂,因此T-64系列产量不大,远远小于结构简单、易于战场维护的T-72坦克。当然,由于T-72的结构原因,因此T-72的防御能力没有T-64强大(得益于T-64的K型复合装甲),但也因此生产也相对简单,产量容易提高。所以,T-64没有在苏军普遍装备,全军(包括驻外部队)只有几千辆这系列坦克,并且不曾出口到任何国家或地区。苏联解体后,大部分T-64坦克由俄、乌两国继承并继续服役。1987年,T-64全系列停产。

21世纪初,乌克兰开始生产自行研发的T-64BM“宝剑”主战坦克,并已在乌克兰陆军服役。在1999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庆典上,T-64BM“宝剑”第一次公开亮相。T-64BM的研发工作一直持续到2005年,并得到了军方的肯定。

2010年10月,乌克兰订购的29辆T-64BM的第一批10辆开始服役;到了2011年12月20日,第二批10辆也已经交付到驻扎在切尔尼戈夫州的陆军第8军。预计最后一批9辆将于2012年交付。根据各方数据估计,现今乌克兰军方有81至94辆T-64BM坦克。

T—64坦克的总体布置与T-72坦克大体相同,然而主要部件,例如火炮型号、液气悬挂、履带、发动机和炮塔,均与T-72坦克不同。

T-64A型坦克的高度比T-62坦克低,火线高度大约下降110毫米,主要原因是该坦克采用了既小又矮的炮塔。

坦克车体用装甲钢板焊制而成。车内分为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3部分。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中央,有1个向上抬向右旋开的单扇舱盖,舱前有观察潜望镜,前上装甲板两侧有ФГ-125驾驶照明灯。

车体前上装甲板中央位置有V型凸起,其间有3~4条横筋,这样凸起可起防浪板作用。前下装甲板外装有推土铲,还备有安装千米T扫雷器的托架。车体两侧装有外张式侧裙板。

炮塔为铸钢件,装在车体中部上方,中弹率高的正面面积窄小,炮塔呈卵形,顶视图呈盘状,高度比从前炮塔都矮。

炮塔内有2名乘员,车长在右边,炮长在左边,因采用自动装弹机装填炮弹,故无装填手。

1、装甲配备

加挂爆炸反应装甲的T-64主战坦克[11]

附加装甲是T-64坦克提高装甲防护的重要措施。在车体前下甲板装有推土铲,乘员舱内壁装有含铅防中子辐射的衬层,车体侧面装有张开式侧裙板。

2、爆反装甲

炮塔扫应式装甲的安装方式与T-80坦克有所不同,为双层下倾式结构,上层有2排爆炸块,下层为1层爆炸块,而T-80坦克的为双层呈朝前的尖角形,上下层各有1排爆炸块。

3、附属装置

T-64坦克的三防装置与T-72坦克相同。该坦克装有类似于T-80坦克的激光报警装置。

T-64БB坦克装有可探测10千米范围内直升机的探测装置,为使用AT-8鸣禽导弹攻击敌机提供了足够预警时间。

在T-64A坦克炮塔前部两侧逐步补装了烟幕弹施放装置,该装置由12个烟幕弹发射器组成,两侧发射器数量不等。T-64B坦克因为安装了反应式装甲,烟幕弹发射器的安装位置不在炮塔前部两侧,而是装在炮塔左边,分成两组,共8个发射器。在炮塔后部还携逞有潜渡筒。

武器系统

1、火炮

T-64主战坦克

T-64A型坦克装有1门2A26式125毫米滑膛坦克炮,炮管比较长,为单筒结构,采用横楔滑动式炮闩,炮塔中央装有圆筒形抽气装置,炮塔外部装有4段轻金属势护套。炮管寿命为:常规弹600~800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280发。

2、弹药

2A26式125毫米火炮通常发射3种不同类型的炮弹:一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为1600m/s,最大有效射程为2100米,穿甲厚度为375~335毫米;二是尾翼稳定榴弹,弹重23千克,初速850米/秒,装药量4千克,最大直接瞄准距离为2300米,最大间接瞄准距离为9400米;三是初速为900米/秒的空心装药破甲弹。

改进后的T-64Б型坦克的125毫米火炮除发射普通炮弹外,还可以发射AT-8鸣禽反坦克导弹,有效射程为3000~4000米,破甲厚度为600~650毫米。

3、火控系统

该坦克装有与T-72坦克同类型的火控系统,是安装在T-55/T-62M坦克上的简易型火控系统的改进型。该系统包括合像式光学单目测距仪、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模拟式弹道计算机、ТПД-2炮长瞄准潜望镜、ТПН-1-49-23炮长夜间瞄准望远镜、车长昼夜合一观察潜望镜、ТКН-3观察镜及红外探照灯、火炮/炮塔控制放大器、手动/机动火炮俯仰驱动机构、炮耳轴倾斜传感器、瞄准点注入装置以及射击控制面板等。

作为激光测距仪的辅助设备的光学测距仪与主要武器联动。瞄准镜由车长操纵,内有测距刻度线、校准测距仪和炮膛轴线用的调整装置及刻度照明装置。

激光测距仪的使用使T-64坦克的首发命中率提高到80%以上。双向陀螺稳定装置的使用使该坦克在行进间的射角可以不受车体俯仰及横向摆动的影响。

该坦克的红外探照灯装在火炮左侧,T-72坦克则装在右侧,红外大灯的夜间最大作用距离为800米。

4、辅助武器

该坦克的辅助武器包括1挺安装在火炮右侧的ПКТ式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装在车长指挥塔外的新型HCBT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炮塔左边还装有2个或3个12.7毫米高射机枪弹匣。

T-64主战坦克

并列机枪由弹带自动供弹,射速为65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1000米,枪弹共2000发,分装在8个弹匣内,每个弹匣装250发弹。

高射机枪可360°射击,主要对付空中目标,也可以对付地面目标,用弹链自动供弹,由车长操作。该机枪为风冷式,有效射程1000米,初速860米/秒,共300发子弹,分装在5个弹匣弹链上,每个弹链60发弹。

5、自动装弹机

该坦克的自动装弹机与T-72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结构不同,弹丸和药筒一起放在培训弹槽中,再一起装进炮膛。射速为6~8发/分钟。这种装填机构较T-72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后来改为分装式弹药,弹丸与装药分别放在上下两层圆盘上,但弹丸仍垂直放置。

1、发动机

T-64主战坦克

该坦克使用的是2冲程卧式5缸对置活塞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输出功率为551千瓦(750马力)。

从理论上讲,2冲程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输出功率大等特点,然而它的油耗高、热效率低、容易过热、气缸活塞容易变形、故障率高,因此,以后的T-72坦克重新采用了4冲程柴油机。

2、传动装置和行走机构

该坦克的传动装置与T-72坦克相同,为机械式行星变速箱,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采用液压式操纵系统。

T-64A坦克可以进行以任何一侧履带为中心的转向,但不具备原位转向能力。

T-64主战坦克在世界坦克制造史上创造多个第一,如第一个在坦克车体的正面和炮塔的正面采用多层复合装甲,第一个在坦克上安装自动装弹机。采用多层复合装甲能大大降低聚能装药战斗部弹药和反坦克导弹对坦克的毁伤概率。采用自动装弹机可以提高坦克炮的射速,减小炮塔的尺寸和坦克的投影面积。T-64主战坦克至炮塔顶车高仅2.154米,而同时期的美国M60A1主战坦克的车高为2.75米。除此之外,坦克配备自动装弹机还为坦克增加附加装甲提供了可能。值得注意,这种自动装弹系统第一次在西方坦克上出现是30年以后的事情。。

下面是一些现代乌克兰T—64改进型的服役图片和2014年乌克兰内战中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