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们对苏式坦克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那么在海湾战争中乱飞的各种炮塔。之所以人们会对苏式坦克产生这样的印象,完全是因为T-72系列主战坦克所带来的。由于苏联在向其他国家出口T-72坦克时,往往喜欢做各种简配,所以T-72坦克几乎在同期的西方坦克面前不堪一击。再加上极其容易殉爆的弹药架,这也就造就了海湾战争中T-72炮塔乱飞的景象。如果仔细了解苏联坦克发展史,我们就可以发现T-72在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是T-64坦克的减配版本,但是廉价、可靠的T-72也是苏军钢铁洪流的中流砥柱。
被击飞炮塔的T-72
说到T-72就不得不说到它的研发厂商——下塔吉尔坦克厂。与研发T-64的哈尔科夫厂不同的是,由于下塔吉尔厂属于卫国战争胜利后新建的坦克厂,所以在建造坦克时往往都会尽量选择可靠成熟的技术。因为这样生产的坦克价格更加低廉、可靠性更高,这才是下塔吉尔厂与技术深厚的哈尔科夫厂竞争的法宝。除了T-72之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与高端T-64所搭配的T-62坦克。
T-64与T-72还是有着不小的关系
说会T-72坦克,整个计划开始于苏联五十年代的战斗第二代主战坦克开发计划。起初,无论是哈尔科夫厂的“430工程”还是下塔吉尔厂的“140”工程都因为发动机可靠性太低,被苏联军方直接叫停。而一直有着减配传统的下塔吉尔厂最终抛弃了5-TD发动机,选择了更加可靠的V2-45发动机。但是哈尔科夫厂依然选择理论性能更好,但是可靠性极低的5-TD。最终在“430工程”的基础上,哈尔科夫厂最终搞出了“432工程”,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T-64主战坦克,不过这也为T-72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下塔吉尔厂在确定了坦克动力之后,就研发出了“165/166工程”,最终该工程以T-62为代号最终投产。但是T-64坦克在服役之后却因为结构复杂、可靠性低让苏军非常头痛。为此苏联军方要求下塔吉尔厂给基于T-64的结构,研发出一款简化版本的主战坦克。但是即便在更换了发动机之后,下塔吉尔厂发现T-64的许多设计依然不成熟。最终只能放弃这个新的“172工程”,选择此前已经研发出来的“162工程”为基础加上“172工程”中可靠的技术,重新设计了一款主战坦克(172M工程)。
T-72的防护确实太差
为了能够进一步赶上苏联军方的时间进度,下塔吉尔厂将原本的许多设计进行简化。这其中影响最大就是将原本计划中的石英球复合装甲换成了纯钢的铸造装甲,这使得“172M工程”的防护能力大打折扣。但是价格低廉,并且火力强大的“172M工程”依然获得了苏联军方的青睐,最终以T-72M为代号服役。在随后的T-72A改进计划中,下塔吉尔厂虽然对装甲进行了改进,但是防护性能依然没有多大提高。毕竟下塔吉尔厂仅仅只是在两层钢板中间填充了105毫米的石英砂,如果说仅仅是防护北约的105毫米线膛炮,那是绰绰有余。但是当T-72A面对北约的120毫米滑膛炮时,却是不堪一击。
苏式坦克风评被害
而苏联在向其他国家出口T-72时,往往都是采用纯钢装甲的T-72M,这也就是人们口中常常所说的“猴版”。所以伊拉克的T-72M在面对美军的M1坦克时,打出了非常难看的交换比,苏式坦克的英明也就毁于一旦。但是在T-72系列的整个生涯里,其生产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5000辆,完全称得上华约钢铁洪流的中坚力量。奈何T-72并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最终沦为了西方坦克靶子。(真如铁)